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括

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的西北部,与哈萨克斯坦接壤,州首府为伊宁市,边境线长2000多公里。 伊犁历史上是古丝路北道要冲,今天是向西开放的门户,素有"塞外江南"、“瓜果之乡"的美称。这里雨水相对充沛、天气温润,被称为"瀚海湿岛”,草地、森林的植被覆盖率达67.7%。

这里有着著名的巩乃斯草原、唐布拉草原、那拉提草原、昭苏草原;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、惠远钟鼓楼、林则徐纪念馆;有草原明珠赛里木湖;每年6月份这里还能看到大片的薰衣草田。

伊犁州概况

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11月,辖塔城、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1个直属县市,首府设在伊宁市,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、又辖县市的自治州。通常所讲的“伊犁”,是指伊犁州直区域(不含塔城、阿勒泰地区),面积5.65万平方公里,总人口284.84万人(不含流动人口)。驻有兵团第四师、第七师和伊犁师范大学、新疆矿冶局、天西林管局等中央和自治区直属单位(企业)。伊犁得名于伊犁河,史称伊列、伊丽、伊里等名,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。

地缘优势突出。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,今天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。设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、全国首个跨国经济合作区—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霍尔果斯、都拉塔、木扎尔特3个国家一类口岸。

资源得天独厚。地域辽阔,土地肥沃,气候温润,雨量充沛,伊犁河流域地表水年径流量171亿立方米,约占全疆水资源量的20%,水源涵养区面积占全疆的38%;有草地4725.57万亩、林地966.37万亩、耕地917.98万亩,年均气温8.8摄氏度、降水量365.5毫米、无霜期112-177天、日照时数2776.3小时,是新疆重要的粮食、油料、蔬菜、林果、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伊犁马、新疆褐牛培育基地,是全国薰衣草种植面积最大和新疆优质马、黑蜂种群规模最集中的地区。已探明矿产9大类63种,煤、铁、金、铀、石灰岩储量居新疆前列。

生态环境优越。有西天山雪岭云杉、霍城四爪陆龟、伊犁小叶白腊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巩留野核桃、巩乃斯山地草甸类草地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。有天山马鹿、雪豹、麋鹿、盘羊等363种野生动物,有野生核桃、雪莲、甘草、贝母等2000多种高等野生植物,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,不仅是全疆最大的绿洲,也是祖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。

旅游独具魅力。有著名的那拉提、喀拉峻、唐布拉等天山草原风光,有闻名遐迩的八卦名城、伊犁将军府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“东方小夜曲”的《草原之夜》诞生地—可克达拉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,有国家5A级景区2个、4A级景区27个。

伊犁招商项目

伊犁概况

伊犁旅游

Wiki -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