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德国际经济管理学院- 档案申请函
少于1分钟
我找上海财经大学档案馆的一些当年与南德联合办学的材料,按照网页上的联系方式,给邮箱 dag@sufe.edu.cn
发送了下面这封邮件。
邮件
上海财经大学相关负责同志您好:
我们前公司名南德经济集团,法定代表人牟其中先生,曾于1993年与贵校合作办学 - 南德国际经济管理学院,时任校长汤云为先生(1993.11~1998.12),由于特殊历史原因,南德公司被迫关闭,许多材料丢失。
现仅找到一篇相关文章如下:
1994.5.20 企业办学要有科学方法
南德老员工和牟老粉丝团积极主动要求整理公司历史档案,现委托***同志,与贵校联系,若有南德学院相关材料能够分享给我们一份作为存档,不胜感激。我们也将制作好的原企业报《南德视界》等材料分享给贵校作为回馈,可用于中国改革开放私营企业发展史的研究。
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,学业顺利!
- 现公司名:北京其中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- 受托人:***
- 微信:
- pr@qizhong.land
- https://qizhong.land/
电话
接电话的中年女老师懒洋洋地,首先说没有任何材料,我解释了一下我们的背景情况后,她又说要找领导批示,让我们发一个盖章的文件验明真身,然后我写好邮件发过去了,她说过两天再查,问为什么要2天,她说学校的邮件系统就是这样,我说信号传输都是光速,最多2分钟,她说那也至少要20分钟后,让我等着。
过了2天查邮箱,回复说除了学生的学籍档案,没有其他材料,我又回复让找找当时的汤云为老校长,看是否他手里有些材料,她第二次直接回复帮不了忙,然后就哑无音讯了。
牟老爷冤啊,1993-1994年那会儿捐赠百万办学,放现在相当于好几个亿吧,怎么我们的教育系统里还有这种既懒又蠢的工作人员?居然不想搭理我们?勤快点多打几个电话,占用几分钟时间,与人于己都方便,能有什么损失呢?再打一次电话寻找,或许事情就成了,于是就创造了更多机会呢!但是很多人不这么想。
所以我这一瞬间我就深刻理解很多人把钱捐给国外大学的理由了,譬如和牟总认识的地产大佬潘石屹。什么时候教育体制改变,中国才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