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要工作重点是做记录
少于1分钟
2020-8-17 10:00 am bj,与知名媒体制作人Z老师交流,参与人员:匡正、小Y、Atom
因为每天牟总谈话内容都不一样,可能某天冒出来的某句话是唯独的一份,历史上不会再重复出现,所以特别稀有重要,身边密切接触的秘书和助理等工作人员要有这样的意识,做录音还不够,要尽可能增加录像的频率。
记录应紧跟日程,除开休息之外,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思想活动和对话交流的场景,应时刻准备保持记录(清晰录音录像)的习惯动作。
公司应有传媒的总体规划,根据规划来制作媒体内容,如果没有规划,也可以先做记录,把各种素材保存好,以后再根据需要逐步分批加工制作成各种媒体内容,传媒宣教工作首先要招募会做各种格式媒体内容记录的人才。
做课程讲座,可以不预先打草稿,应充分让牟总自由发挥,天马行空,行云流水的精神思想,否则内容质量会打折扣。
先不要急着公开发布什么,首先重要是做记录和整理工作。
从业余志愿者到规范部门
中国需要一套理论体系,为国家转型升级提供助力,像共产党宣言一样,有重大历史意义,这样的传媒宣教推广工作,需要宽阔的胸怀和国际视野,民族和家国情怀,少一些个人得失。
因为对南德和牟总智慧文明思想的认同,大家在起步阶段以志愿者身份加入,力所能及地投入各种资源,项目逐渐步入正轨,再规范内部和外部的合作协议,形成有制度和标准的工作部门。
南德办公室现有的影像媒体专业人员(从小Y开始),将带领项目团队逐渐承担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协作,项目流程,标准规范,决定如何与外部团队合作。
挑选内容发布
由于小Y是从事独立纪录片编导的背景,建议先放下自己的思想,只专心做记录,熟练操作各种机器和场景,深刻理解南德体系理论和实践,然后再考虑制作具体题材的影像内容。了解牟总每天作息规律,明确每天开机和关机的时间,保证期间记录的细节完整和完美饱满。
由于历史原因,不能所有内容直接立即在官媒上发布,等待身份平反后更容易些。优先挑选发布公司和经济项目有关的常规题材内容,稍后等待时机再发布有争议的题材;
传媒团队里由南德资深员工组成,把控对外发布的媒体内容,规避敏感词和负面舆论风险。
负面舆论公关和风险交流
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发布到网络,一定会引来各种评论,关键是负面的舆论,风险交流和公关处理不好,将遗患无穷。
应对一般网络评论,可创建一份FAQ常见问答,绝大部分负面问题在南德的网络平台直接平稳消化,南德将创建一个智库,由资深的世界经、中国经济、南德智慧文明理论实践的专家组成,通过他们来应对复杂的舆论环境。
只有极少数比较尖锐复杂的问题由牟总本人出面亲自回复,不能让他一个人累。
记录和报告人 Atom 2020-8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