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德办公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
少于1分钟
2020年6-12月,我在北京门头沟南德办公室的办公、日常见闻、生活体验。
办公室现状
宽大的南德办公室,为了提醒人们不同时段该干什么,不知道是谁设置了闹铃或广播音乐,这是他们播放的80-90年代的经典复古音乐,很多我都不知道歌名叫什么,初次听到的时候,充满了喜感。
- 吃饭时间:兰花姑娘
- 上班时间:咱们工人有力量
- 下班时间:部队熄灯号、朋友再见
南德有一批上了50岁的老员工,他们一些没追求的人,在刷网络剧和抖音,有追求的人在看报纸关注一下国际时事;
50岁以下的算年轻人了,玩网游,逛拼多多和淘宝购物,都提前计算,时间准备好了,一到饭点就去了食堂,一分钟都不会推迟,可能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,守时确实是一种好习惯;
相比很多其他北京人,他们还是挺有人生意义的,虽然一些人是拆迁户,家里好几套房,至少2代人不用再劳动了,但他们并没有去吃喝嫖赌,没有其他什么过分的不良嗜好,除了嘴贫喜欢吹牛骂架,一些人还是比较积极的人生追求。例如:司机喜欢音乐,年轻的时候是个吉他手;还有一个北京老大爷,并没有闲着,每天都义务打扫卫生;
由于2019年我做了差不多一整年的数据分析,关于中国畜牧业的生产和消费数据了解足够多,有几组数据特别扎眼睛,例如中国90%的大豆依赖进口,还有玉米,大米,面粉等粮油和饲料的进口比例也相当高。
当时感叹中国虽然地大物博,但是也人均资源极其匮乏,所以当我们吃到50块一斤的猪肉。想起来一位80年代改革开放时的先锋 — 牟其中,于是和南德再次联想起来。
不在工作状态
我来南德办公室之前,就听到有些同志不停滴说,为了吸引鲨鱼苗,要做网课、微信公众号和抖音,因为中国用户量最大。我问他们怎么做,一个也答不上来,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出来试试,看吸引来的是鲨鱼苗还是小虾米、王八或泥鳅?
我来了一个月后,他们还停留在口头上讲,方案一个也看不到,他们为什么不写下来呢?我可以理解,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动手写的习惯。不但不会写字,甚至有阅读困难症,但是人人都要解决生存发展问题,越高级的社会形态,越需要复杂的社会合作关系,这些人并未与时俱进,他们其实与时俱退。
在古代社会,没有受过教育的人,不会使用文字记录工具,也就是外挂的记忆辅助工具功能缺失,被迫逆向改造出超级大脑,这是少数个例。最悲催的是现代信息社会,很多人把脑子完全外挂给手机八卦聊天和娱乐短视频软件了。
我推荐5岁小孩子都会用的网络工具软件,做工作记录和写方案。有人不愿意做这些事,可以悄悄和我讲,就不要公开在会议上反对其他人做,这样显得他们很没水平。
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很多,例如为什么牟老爷周围有一圈工作人员是退休的,有些人好像完全没有上过学的那种状态?他有一个助理,某天拿着一个来访者发来的信息说“俄文的看不懂”,我看了一下发现是英文的地址和联系方式,可见这名助理初中文化水平都没有,因为80后初中是学过英语的,即使看不懂也至少能判断是不是英文。
一些人年龄偏大,缺乏主动的激情和战斗力,也没有创业相应的必备技能,除了少数几位还能写稿子做沟通联络,大部分人(包括中青年人)处于养老的状态,整日刷手机玩游戏,不知道干啥,无所作为。80岁的精力非同以往,不适宜再带团队创业,做一个轻松点的传媒教育项目。这种状况,鲨鱼来了,也会被吓跑。
组织沟通协作有问题,我们的思维、行为、工具都不一样,连讲话都不在一个频道上,我要解释做什么、不做什么、为什么这样做,费了半天劲,当场点头表示赞同,隔了几天,又有人提同样的问题“炒剩饭”,于是继续解释一遍?
这个沟通成本很高,到后面,我就不想再解释,我做出来,你直接用就好了,不需要说什么,可以提要求,最终想要什么,达成什么目标,而不是告诉我中间过程怎么实现,那是我的技术专业问题。
如何与人合作?
尤其面对复杂的人事物,通过口头或心理契约来执行任务,这要求高强度的大脑记忆和思维逻辑能力。
先进的方式:写成方案并招募人,主导方案一步步推进,直至实现承诺。做记录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,按轻重缓急抓重点。效率信用已经写在纸上,价值好几个亿了。犀利的人,可以写几张纸就能召集人干活,然后再写几张纸就可以拿到钱。
南德日常琐碎
开明的家长
我问:“现在很多年轻人和父母难以沟通,对父母这一方,你有何忠告?”
牟老爷:不要管,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,时代巨变,生活方式和语言都不一样,年轻人碰到问题,自己总会处理的。
他很开明啊,这么好的家长,到哪里找呢!
暴走老头
牟老爷每天有规律地作息,早晚暴走总计大约8-10公里,从不间断。在十月中下旬,早上天气很凉的情况下,他依然短袖短裤,他很容易出汗,可能是“小宇宙爆发,热情,激情”符合他的特征。
一次绿灯时过马路斑马线,右转弯的车子不减速,差点撞到我们,牟总毫不畏惧冲到车的跟前,拍了一下车身,“嘿,干什么?…… 敢下来,揍你……”,他保护我们,也就是冯仑书中写的“充满匪气”。
这个80后依然如此充满斗志,有这样的老大哥带头,让跟随一起走路的同为80,90的人充满了安全感。
老北京问候 - 吃了吗?
在老北京,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:“吃了吗?”,似乎他们都经历过大饥荒。我去租房子的时候,带路大妈,还是问这个问题,她问我吃了吗?我老家在哪儿,有什么吃的?听说她家有好几套房,但她的记忆似乎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大饥荒时。
这让人感到很困惑,我难道在这里只会吃吗?为什么不提一些其他问题,哪怕提出错误的问题,或者我不感兴趣的问题,譬如美国大选,明星八卦,计划生育。。。
门头沟这偏僻的鬼地方,我发现周围人与牟老爷形成鲜明对比,让我联想到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,特别大的树木底下寸草不生,是否因为牟老爷太有思想了,导致围着一圈的这些人都太平庸?不知道这道理何在,但事实如此。
因为牟老爷太能干,把所有重要的活儿一个人都干了,所以其他人无所事事,只能问一些比较低级的问题。
果然不靠谱,过不久,发现带我们看房的大妈是个黑中介,诈骗了我们一笔钱,也不想还,而中介是南德管后勤的老张介绍的,公司没人管这些事,把我们外地来的几个小年轻晾在一边了。
老一辈的家国情怀
有一种奇怪的现象,老一辈都特别有家国情怀,即使经历过清末以后历次内战、文革、上山下乡、改革开放,被整得死去活来,依然说热爱自己的祖国,效忠组织,明明是被自己人害得更惨,相比较而言,外来入侵的死亡人数远远少于自己人互害致残的数量,所以每当听到有人说“咱都是自己人”,我就立即警觉起来。
还没平反,敌我双方就坐在一起吃吃喝喝,把酒言欢,依然是一家人,过去经历的苦难和惨绝人寰的事情,都算过去了,都是自家兄弟,炎黄子孙,算什么仇恨呢?只有日本鬼子,八国联军才是不共戴天的敌人,至今让韭菜们都咬牙切齿的仇恨。
所谓中华民族延续5000年不绝的文明,引以为傲就是这么来的,因为内斗再怎么惨烈,都过去了,这样能保证最大可能的统一。
他们喜欢中式的人文生活,对民族文化有深度的认同。
原始的思维和行为模式
村长的目标,是给全村人喝上干净的水,但他不做研究方案、不融资、不招人、不参与施工过程,他叫木匠Atom帮他解决这个问题;
Atom出了相对完整的方案:包括水源地选址、工程设计图、工期成本、水质检测标准、安全和维护、融资招商、工程招标,以及相应的与各方合作的协议等。
至于过程细节,例如架设管道,用车拉水,还是开采地下水,采取哪种工程方式,那是工匠们专业的事。就不要中间干涉他们,就等着最后喝水,评价一下水好不好就行了。
但村长告诉Atom,要学隔壁的木匠老王,去山上用斧头砍棵树,用锯子和刨子切割木板,在上面雕龙画凤并刻上家族姓氏,最后做成水桶,去挑水喝。
现实中的某些老同志,就是这个村长的角色,他们抓不住不同发展阶段的轻重缓解的重点,主干和支线,宏观全局和微观细节的关系结构。因此,他们才会被动,总是习惯被人叫着做什么,而不是主动去做,也因此习惯这样安排别人的工作,瞎指挥。
以下是Atom和村长之间的谈话方式。
- Atom问:“课程大纲”有吗? 答:“牟总会写的”。
- Atom问:“谁来拍摄制作?” 答:“牟总会安排外面的人来做”
- Atom问:“项目方案有吗?” 答:“不需要方案,写一堆没用的东西,浪费时间,我们面对面,我口头告诉你,怎么做就可以了……”
我一时大脑短路,不知道说什么好,回去躺下休息时,越想越觉得不对,在外面找钱是牟总的事,这么些鸡毛蒜皮也是牟总的事,什么都是牟总的事,其他人都在干嘛呢?总是等着别人提供条件才能做,太被动了,如果老同志不在人世了,是不是,就该散伙了?
我无法理解这种工作方式,甚至认为高层和中层和基层之间有很大的断裂带,看起来是一个团队,实则貌合神离,很多好的想法像云一样飘在空中,但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,时常降下触手可及地真实的雨和雾,关键是中层和基层团队能不能将行云流水执行变现。
媒体部门
因为高强度创业者团队要求有非常的战斗力,必须配备相应的后勤服务和工作环境条件,与常规的公司和事业单位的养老状态不同,非专业的环境条件会带来诸多障碍,例如:
协作方式不同:年龄有代沟,使用的语言,行为,工具,方法不同,沟通起来会更费力些,工作团队更年轻,效率和战斗力与传统的企事业单位的差别特别大;
工作节奏不同:一般的自觉要求是996或更大强度。但此处办公室关门时间较早,(晚上8:00)还没完工,护院大哥就要催下班了;
工作环境不同:房屋装修材料含甲醛,会造成呼吸系统不适,影响大脑正常思维反应;办公室内布局设计,空调通风,光线,桌椅和局域网配置不合理,影响工作效率;缺乏安静的环境,工作中思路很容易被其他人打扰;
后勤服务不同:食堂总是提供重口味的菜,重油,盐,糖,辣椒等,对饮食消化和健康不利;
媒体部门的营收优先用于著作权的关键人(牟总)的安保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升,另外一半用于传媒教育团队的人力和装备费用开支,主要用于本项目的发展,做到专款专用,盈余部分将用于补贴其他部门的开支。
因此年轻的媒体团队必需有一个独立的工作环境条件。
志愿者协议
由于一些团队成员属于义工性质,不能提出非常严苛的制度和标准,只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协议,通过口头传达,并通过线上的文档共享,让全部人知悉。
总纲
遵纪守法(组织纪律,国家法规),诚信美德,互敬互助
约定时间
志愿服务时间初步约定为自 ____年__月__日开始,共计__个月,可向工作主管申请续加或转岗,期间因私临时中断或提前结束志愿工作,应预先2周向主管报告,紧急情况下需立即报告;
规避风险
为了规避对组织和项目的负面影响,同事相互间不产生金钱和私人纠葛,若既定事实已经发生,可通过主管调解,调解无效且事态严重者,则应至少一方退出团队;
意外险
购买保险,外出,生活和工作中,有事应及时报告;
费用
根据工时和项目成果做记分,将在项目上线或成功后,根据市场价格追加薪资费用发放。